首次“双收”迎增收——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
金秋十月,双收淮河两岸,首次收安秋收秋种正忙。迎增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,徽部合种获记种粮大户赵化正忙着摊晒新收的分地玉米和大豆。今年颍上县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豆玉勇于尝鲜的米带他种植了近1300亩。
4行玉米、状复植收6行大豆间作套种,双收赵化一有空就去查看生长情况。首次收安由于大豆和玉米的迎增除草剂相克,打药时,徽部合种获记他安排工人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设置了隔离带,分地同时在喷雾器的豆玉喷头上加装防护罩。经过精细管理,米带试验初见成效。
“尽管今年高温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,但仍达到‘玉米不减产(或少减产),多收一季豆’的预期效果,玉米平均亩产400余公斤,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。”赵化说。
为试验不同品种对新种植方式的适应性,他选择了3个大豆品种进行复合种植。试验发现,耐密植、耐阴性强的大豆品种产量更高。
“颍上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8000亩,从目前秋收实效看,总体实现预期目标。”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张启明介绍,这种种植方式是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,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,利用植物边行效应,增加玉米种植密度,实现作物协同共生、一季双收。
今年是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,各地纷纷响应,助力农户稳产增收。
据安徽省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雪介绍,该市建立“技术包保+乡镇包保”双包保责任制,抽调技术包保人员175名、乡镇包保人员443名,实行全程化技术指导,“我们还及早备足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农机具等,确保种植任务落到实处。”
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漆园街道办事处,收割机手正在收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。(新华社发)
刚收完大豆、玉米,曹飞勇抢抓农时,紧接着种上了小麦。他是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的种粮大户,流转种植约200亩地。在政策鼓励下,他今年拿出60亩地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“复合种植的好收成,让我种粮的信心更足了。”
“亳州市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856个,播种面积达18.8万亩。”吴雪说,据抽样调查,亳州市复合种植的规模种植户玉米每亩平均单产达507.4公斤、大豆每亩平均单产达110.5公斤,效益增长明显,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。(水金辰 姜刚)
- [2025-05-14 02:53] 合肥西将建大型生态文旅园
- [2025-05-14 02:53] 让生态资源转化为“富民资本”——安徽探索“两山”转化新路径见闻
- [2025-05-14 02:51]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
- [2025-05-14 02:34] 宫粉紫荆与樱花共绘春日画卷,广州海珠湿地2025花朝节启幕
- [2025-05-14 02:34] “乌镇好好生活节”第三季启幕,解锁江南春日新体验
- [2025-05-14 02:32]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 《“十四五”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》
- [2025-05-14 02:29] 制造虚假访问量 深圳智硕云科技公司被罚300万
- [2025-05-14 02:05]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 《“十四五”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》
- [2025-05-14 01:55] 第五届“童颂中华”青少年经典诵读征集展示活动启动
- [2025-05-14 01:47] 黄金首饰价格千变 优惠背后暗藏玄机
- [2025-05-14 01:43] 号称“预防近视” 酸奶广告如此宣传涉嫌违法
- [2025-05-14 01:29] 黄金首饰价格千变 优惠背后暗藏玄机
- [2025-05-14 01:22] 福州开展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爱心捐赠活动
- [2025-05-14 01:10] 新春走基层|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
- [2025-05-14 00:50]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“文化DNA”
- [2025-05-14 00:44] “竹”载黄河文明的密码
- [2025-05-14 00:39] 苏峪口瓷窑址
贺兰山东麓的西夏官窑(考古中国) - [2025-05-14 00:29] 中国消费者协会升级“企业售后服务查验宝” 帮消费者避开钟表黑维修
- [2025-05-14 00:22] 乌镇“戏剧时间轴”:进入下一个十年
- [2025-05-14 00:16] 潜山市红星村:夜话千年陶韵古村的善治“密码”